close

P1170001.JPG  

第11天-福隆到淡水路線圖  

日期:103.3.29
天氣:福隆~基隆晴,基隆~淡水多雲,淡水晚上下了一場大雨。
路線:福隆~基隆~淡水,103.27公里。
騎乘時間:5:03:31
最大速度:50.6公里/小時
平均速度:20.4公里/小時
住宿地點:淡水統一教淡水研修院207房,免費招待。
騎乘路線:福隆~淡水臺2線北海公路。
路況:1、福隆~鼻頭角有兩段上坡,並要通過兩座隧道,大貨車多需注意安全。
2、鼻頭角~基隆以平路為主,沿海前進。
3、基隆~萬里亦有兩段上坡,且坡度較大,大武崙前後各一段。
4、萬里~白沙灣以平路為主,偶有起伏。
5、白沙灣~淡水為波浪狀起伏,部份坡度較大。
每日一句:北海公路沿線,盡是各種奇特的海岸地形與地景,為絕佳的地質教室。

週末的早晨,窗外陽光刺眼,與昨天在南澳的大雨完全不同,是個適合出門的好天氣。環島這一路上一早就見陽光的日子並不多,俗話說「春天後母心」,不似夏天熱情如火,每天清晨都是被陽光曬醒。告別旅社,在大馬路旁一間賣釣具的早餐店進食,看著一個爸爸帶的蘿莉,吃了與大人一樣多的早餐,真是令人感到精力充沛。

繼續沿著路旁的自行車道往北前進,如軍艦般航行於東北的鼻頭角,在陽光的照射下地層分明,引領著我持續轉動雙輪。經過澳底的7-11,十二年前第一次環島在這裡休息的回憶湧出,它依舊停留在原地,讓我短暫回到十九歲的時光,那令我成為環島愛好者的起點。

P1160859.JPG

P1160860.JPG

P1160862.JPG

P1160863.JPG  

隨著騎乘經驗的增加與體能的增進,那些年曾經爬過的上坡,現在都覺得輕鬆許多,有時會認為自己以前怎如此害怕爬坡,哈哈……我長大了。在龍洞,對面迎來一位車友大叔,正要打招呼時,他先聲奪人,與陽光一樣熱情。
「環島嗎?第幾天了?」
「第十一天,快完成了!」我揮著手說道。
「我是第三天,加油!」
「加油!」兩位交錯而過的單車騎士,利用極短的時間完成談話與打氣,繼續奮戰於自己的旅程。當身旁有機車可騎、有汽車可開時,還願意騎單車出遠門,這就是單車騎士的浪漫與熱情。

鼻頭隧道上,用磁磚拼成的隧道名稱非常特別,比起匾額題字或直接鑲字上去,都來的與眾不同,且字體之大還有助於近視與老花者辨識清楚,一舉兩得。停留於鼻頭服務區,至此進入了基隆嶼的可見範圍,它將相伴至石門才會離開視線,有如蘭陽弧形海岸線外的龜山島。往左可目睹基隆山挺拔於海濱,是非常明顯的地標,數百年前即成為福建通往琉球航線上的指標之一,又因位於臺灣北端,在地理學上有龍脈之首的說法,清末金九地區發現金礦時,才有人力主不可破壞風水去開採。今日,基隆山作為指標與金礦蘊藏地的價值不再,卻成為觀光聖地與熱門郊山,並且在地質上依舊是基隆火山群的代表山頭,岩漿侵入岩層的典型結構。

P1160865.JPG

P1160870.JPG

P1160872.JPG

P1160875.JPG

P1160873.JPG

P1160874.JPG

P1160876.JPG

P1160877.JPG  

接下來的道路邊坡相當陡峭,且皆為風化岩石,而長年的海風吹拂,只能生長草類,因此遇豪雨時易有崩塌情形發生。在這些高聳的邊坡上,有許多人在玩垂降……不!是艱辛的工作。把易崩塌的邊坡用鐵絲網覆蓋起來並固定,灑上化學肥料,加速先驅植物的附著與生長,以鞏固邊坡,降低再崩塌的機率。雖然崩塌的地方總是這幾個,做了養護也只是減緩崩壞的速度與規模,但總比沒做好。在蘇花公路上,幾乎天天都有這樣的工程在進行,東北角只會偶而看見。我在看見了這些蜘蛛人飛簷走壁的當下,拍了他們的工作照,也感謝他們的出生入死。

P1160883.JPG

P1160884.JPG

P1160885.JPG  

經過南雅海岸,此處海崖及海蝕風化岩發達,這一帶岩層屬於大埔層砂岩,岩塊的垂直節理多,受侵蝕的抗力、侵蝕速率不同,產生許多造形奇特的地貌,形成了如針狀或柱狀的「岩峰」,呈霜淇淋狀的南雅奇岩,是其中的佼佼者。基隆北海岸雨量豐富,岩石內部所含鐵礦遇水氧化後,形成偏紅色的帶狀花紋,讓這一帶的岩石有了豐富的色彩,是大自然開放給人類觀賞的傑出作品。


 

砂岩
是一種沉積岩,主要由砂粒膠結而成,其中砂粒含量大於50%。絕大部分砂岩由石英或長石組成,是組成地殼最常見的成分。砂岩的顏色和成分有關,可以是任何顏色,最常見的是棕色、黃色、紅色、灰色和白色。
有的砂岩可以抵禦風化,但又容易切割,所以經常被用於做建築和鋪路材料。石英砂岩中的顆粒比較均勻堅硬,所以經常用來做磨削工具。
砂岩由於透水性較好,表面含水層可以過濾掉汙染物,比其他石材如石灰岩更能抵禦汙染。


 

 

P1160886.JPG

P1160887.JPG

P1160888.JPG

P1160889.JPG

P1160890.JPG

P1160891.JPG

P1160892.JPG

P1160893.JPG

P1160894.JPG

P1160895.JPG  

IMAG0174.jpg  

特殊地質所造成的地景,在北海岸與東北角不計其數,水湳洞的陰陽海也是大自然另一力作。金九地區因火山作用,岩漿入侵岩層,同時形成許多裂縫,高溫金屬礦液進入而冷卻變成礦脈,所以礦產豐富,除了眾所皆知的金礦之外,尚有也屬貴重的銅礦。礦脈在經過流水沖刷後,帶進水湳洞的海灣中,由於形勢較為封閉,這些重金屬不易散布至外海,導致此區海水呈現黃色至橘色的詭異現象。從山上俯瞰,海水顏色分隔相當清楚,在岸邊近看倒是模糊一片。在此要提醒大家,這些含有重金屬的海水「只可遠觀不可褻玩」,對人體是有不良影響的。

P1160899.JPG

P1160900.JPG

P1160901.JPG  

水湳洞還有另一奇觀「十三層煉銅廠遺址」,金九地區豐富的銅礦蘊藏量,促成此廠的設立,且擁有龐大的規模,成為著名的地標。該廠於1985年停止營運並廢棄至今,已經有將近30年的時間沒有進行任何維護,呈現一種殘破之美,有如天空之城。曾有傳說陰陽海的形成,是煉銅廠排放有毒廢水而形成,其實是子虛烏有的事,都廢棄這麼久的工廠,怎能持續排放廢水,使今日還有如此景觀呢?雖然維持這樣的荒廢之感也不錯,不過還是希望它能夠成為歷史建築,定期維護,並設立解說牌讓遊客深入了解煉銅廠的各部分作用與價值。

P1160902.JPG

P1160903.JPG

P1160906.JPG

P1160907.JPG

P1160908.JPG  

再往基隆前進,有一段路會突然變得很寬,這是員山子分洪道出口所在。此分洪道完工於2005年,以隧道方式銜接基隆河上游之瑞芳河段與東海,主要功能是為了避免基隆河上游降雨量過大造成中下游地區淹水,而將部分河水導引透過分洪隧道,經基隆山西麓,於臺二線七十九公里處排入海中。分洪道有效舒緩了基隆河流域的水患問題,今日我們很少再聽到基隆河中下游地區的淹水新聞,策略上算是成功。然而任何方式總有優劣,究竟分洪道對於基隆河與北海岸的生態影響有多大,我非專家不得而知,但希望政府是有做過考量才規劃的。

P1160910.JPG  

從瑞濱海岸可以回望九份這個熱鬧的山城,以及仍然高聳顯眼的基隆山。九份是個富有歷史感的小鎮,山坡上節次鱗比的房屋、各種開礦痕跡,加上金礦總是帶給人們無限想像,這是我從高中開始就很有興趣的聚落,不僅高中時代曾以此為報告主題,後續也數次造訪,幾乎將金九地區踏遍,第三次環島更在那山坡上爬死人不償命,成了不怕爬坡的勇士。


九份
新北市瑞芳區的一個地區,早期因盛產金礦而興起,礦脈挖掘殆盡後沒落。1990年代,因電影《悲情城市》一片於九份取景,其獨特舊式建築、坡地以及人文風情,透過此片吸引了
國內外注目,也為九份重新帶來生機,目前已成為非常受歡迎的觀光景點。


 

P1160911.JPG

P1160912.JPG

P1160913.JPG

P1160915.JPG  

路過甫開幕的海洋科技博物館,在路旁發現已搬家的臺灣水準原點。以前該點放置於基隆港碼頭旁,去年才移至此地,碑石非常新穎。基隆港潮汐變化小,根據文獻記載,臺灣最早的水準原點,是日治時代設於大沙灣,並以和平島的平均海水面高度作為基準。1975年,內政部辦理全臺灣環線水準測量時,首次在基隆市海門公園內設置水準原點,並以基隆港平均海水面為參考高度;2002年改採雙水準點(石樁與不銹鋼樁各一個)設計,提高點位精度。站在這裡,我突然覺得自己很「有水準」。

P1160916.JPG

P1160917.JPG  

雖然今天是星期六,路上的車也很多,海科館的遊客卻不如想像中雲集,或許與尚未打開知名度。面對著無法安置狂旅的狀態下,只能在外閒晃,內部陳設必須等待日後來訪。在進入基隆市區前,會經過一處隱密且特殊的「基隆法國公墓」,除了一座「佛國陸海軍人戰死者紀念碑」外,還有法國軍士的墓散布園區中,這是清末中法戰爭中戰死於臺灣的法國軍人長眠處。對於臺灣而言他們是敵人,可也是效忠於國家捐軀境外的愛國者,為他們立墓是一種人道關懷的表現,也證明著所發生過的歷史,總讓我經過此地時,入內體驗一下既陰森又莊嚴的感覺。


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
簡稱海科館,是一座位於基隆市中正區的國立博物館,館區依山傍海,西鄰八斗子市街與漁港、東接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,有省道臺二線及臺鐵深澳線經過,總面積約48公頃,設有「海洋環境廳」、「海洋科學廳」等九個展示廳,以及潮境海洋中心、潮境公園、環保復育公園、八斗子公園等遊憩設施,提供遊客多管道的生態體驗環境。


 

P1160918.JPG

P1160919.JPG

P1160921.JPG

P1160923.JPG

P1160925.JPG

P1160926.JPG

P1160927.JPG

P1160928.JPG

P1160929.JPG

P1160930.JPG

P1160931.JPG  

跟著車潮來到基隆市區,停留在黃色小鴨已經離開的海洋廣場,看著港中各式各樣的船艦,與左側山坡上斗大的「KEELUNG」地標。有一群貌似大學生的青年,拿著國旗在廣場上奔跑,還大聲呼喊口號慶祝青年節,讓我突然想起今天是黃花岡烈士起義的日子,身為熱血青年(年過三十還算嗎?),我是該把馬鞍袋裡的國旗拿出來揮舞,但還是別拿出國民黨旗的好。

P1160932.JPG

P1160933.JPG

P1160934.JPG

P1160935.JPG

P1160936.JPG

P1160937.JPG

P1160938.JPG

P1160942.JPG  

許久未造訪基隆車站,結果現在的車站,外觀令人無言。基隆與新竹車站為同一人所設計,同時誕生且外觀相近,如今命運卻大不相同。1967年,目前使用的站房改建完成,原本文藝復興式建築站體灰飛煙滅,還被當時的市長蘇德良聲稱為主要政績。已經毫無特色的基隆車站,近年整修「拉皮」後竟然可以變得更難看,就讓我在此為基隆人致上哀悼之意。

P1160943.JPG  

找地方吃午餐的同時,看見了劉銘傳隧道的指標,順著崇德路走一探究竟。崇德路沿山坡前進,起伏平緩,應該是清代的鐵路舊線。劉銘傳隧道是現存臺灣唯一的清代鐵路隧道,更是中國第一座鐵路隧道,在古蹟分級中,僅屬於市定古蹟,可能是歷史不夠久遠的關係,但其價值應該可以有更高的定位。

P1160944.JPG  

此隧道最大的特色,就是內部的高度差,當初工程團隊同時從南北兩側開挖隧道,接合時卻因計算有誤,產生了數公尺的落差,只好將北口部份往下挖,於是形成了與眾不同的特色,也透露出清末政府對土木工程技術的掌握度有待加強。可惜原本開放的隧道,因牆壁剝落有傷及遊客的危險而封閉至今,因此未能深入隧道,希望有朝一日會重新開放。

在崇德路上,我遇到一個阿婆帶著兩個小孫子,有一個小朋友看到我呼嘯而過,竟然指著我說:「是『bicycle』耶!要先讓『bicycle』過。」我想應該是最近幼稚園老師教了這個單字吧!馬上拿出來現學現賣,童言童語很容易讓人發出會心一笑。發現大武崙有一間新開的麥當勞,決定在此解決午餐,還可以在今天有點熱的天氣中,吹個冷氣休息片刻,聽著隔壁座位的房仲如何向屋主證明自己的仲介能力,個人感覺那屋主是很難搞的角色,房仲妳自求多福。

大武崙段的臺二線是個悲劇,空間狹窄難以拓寬,卻是基隆通往北海岸的重要道路,還同時匯聚了萬里瑞濱快速道路與二高的起點,每逢假日壅塞無比。更慘烈的是竟然為了紓解車流,開放機慢車道行駛汽車,導致機慢車毫無前進空間,我都幾度被逼到人行道上才能繼續前進,不知道是哪個人做出的「偉大」策略。而這種現象與若蘇花高開通後的花蓮類似,大量車潮湧入而導致原有道路空間不足,形成壅塞,這是我認為不該興建蘇花高的原因之一。

總算擠出令人難過的路段,翻越坡頂又見東海,伴隨著不需踩踏的爽快與涼風拍打,不時停下來觀賞明媚的風光。在此,野柳岬清晰可見,西班牙語稱野柳為「Punto Diablos」,意即「魔鬼岬角」,可知此地早在荷西時代就有國際勢力進入。「Diablos」用英語拼音會讀成「迪亞伯斯」,但西語發音則是「雅柳斯」,像極了閩南語的「野柳」,其名由此而來。

P1160945.JPG

P1160946.JPG

P1160947.JPG

P1160949.JPG

P1160950.JPG

P1160951.JPG

P1160952.JPG  

萬里翡翠灣擁有大片潔淨的白色沙灘,現在這個季節戲水還有些不適合,海灘上的遊客不多,卻有從天而降的飛行傘引人注目,看起來相當有趣,有機會該體驗一下。特地繞進野柳,看看這片多節理的砂岩層,在海浪的形塑之下,形成各種外貌的海岸;也在海洋世界外面,打卡開一位外號叫海狗的朋友玩笑,叫他趕快出來開門讓我進去。地質公園外的停車場人滿為患,畢竟這是聞名國際的景點,已經去過的我就不要再跟一堆人去擠。

P1160953.JPG

P1160954.JPG

P1160955.JPG

P1160956.JPG

P1160957.JPG

P1160959.JPG

P1160960.JPG

P1160962.JPG

P1160963.JPG

P1160964.JPG

P1160965.JPG

P1160966.JPG

P1160967.JPG

P1160968.JPG  

穿過野柳岬,前方海岸線上最明顯的地標成為燭臺嶼。這個面積小卻相當出名的小島,是海岸地形中所謂的海蝕柱,平凡無奇的岩岸要出現這樣的景觀,必須先從海浪對岩壁侵蝕出海蝕洞;洞的規模不斷擴大並穿越岩壁後,成為海蝕門;門口持續擴大到門楣垮掉後,孤立於海中的一側成柱狀,就是「海蝕三部曲」最後一部的海蝕柱。野柳地質公園中亦有類似燭臺的岩石,然成因與規模都與燭臺嶼大異其趣,這是「北海岸侵蝕公司」所推出的不同款式,請消費者依個人需求使用(能用嗎?)。

P1160970.JPG

P1160971.JPG

P1160972.JPG

P1160973.JPG

P1160975.JPG

P1160976.JPG

P1160978.JPG

在跳石海岸沿途的諸多行動咖啡車中,我挑了一臺停下來喝咖啡消磨時光,回望基隆嶼、野柳岬、燭臺嶼這些帶給北海岸多樣地貌的大自然產品,搭配著海浪聲,回憶學生時代無數的北海岸練車、出遊、約會等各種活動。我的生命中有將近三分之一在淡水度過,這裡一直是那個時代我的後花園,愈靠近淡水,愈能湧出更多的往事。

P1160981.JPG

P1160982.JPG

P1160983.JPG

P1160984.JPG  

在公路已暢通的年代,經過跳石海岸不需要再「跳石」,很輕鬆愉快的就能抵達石門,來到「海蝕三部曲」的第二部作品「石門洞」。此地景以高大如城門的外貌令人震撼,日治時代即已成為「天然紀念物」受到重視,可說是臺灣最有名的海蝕門,連其所在的行政區都由此得名。今日石門洞已較海平面高數公尺,距離海岸亦有數十公尺遠,證明臺灣正處於不斷上升的狀態,根據華倫亭海岸分類法,此處屬於「離水侵蝕進夷海岸」。


華倫亭海岸分類法
華倫亭(英語:Hartmut Valentin),德國人,西元1952年著有《世界海岸》(Die Kusten der Erde)一書,而在自然地理學界享有盛名。

華倫亭在《世界海岸》一書中將世界上的海岸分為八種類型。分類依據:

四作用:
沉水:陸地相對下降或海水相對上升。
離水:陸地相對上升或海水相對下降。
侵蝕:海岸受到海水或風力侵蝕。
堆積:海岸受到沿岸流或河流帶來的泥沙堆積。

三現象:海岸表現出來的前進後退現象。
進夷:海岸線前進(海岸變大)。
退夷:海岸線後退(海岸變小)。
定止:海岸線不後退也不前進(尚未發現)。

華倫亭  

資料與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「華倫亭」條目


 

P1160986.JPG

P1160988.JPG

P1160989.JPG

P1160990.JPG

P1160992.JPG

P1160993.JPG

P1160995.JPG

P1160997.JPG

P1170001.JPG  

欣賞過諸多自然藝術作品,名聞遐邇的劉家肉粽既然到了就不可能放過,以前總會騎單車到此,一口氣買一整袋回宿舍,瞬間解決好幾餐,現在則像個觀光客般,在店門口大快朵頤(根本就是觀光客啊!)。出石門街區,停在路旁,可以遠眺富貴角燈塔與老梅石槽,正值春季,石槽長滿水藻,綠意盎然,賞景的人布滿海灘,熱鬧非凡。越過富貴角,海邊又出現另一種地景,受東北季風雕刻而成的風稜石,如果說是人為的我也信。這種人類要刻意去琢磨的東西,大自然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去完成,要說人定勝天,實在是自信過頭。

19-劉家肉粽-1

19-劉家肉粽-2  

P1170002.JPG

P1170003.JPG

P1170004.JPG

P1170005.JPG

P1170006.JPG

P1170007.JPG  

石門婚紗廣場,以地中海式建築特色吸引許多新人或攝影者取景,還擺明稱「婚紗廣場」召集新人來放閃,叫我們這種單身者情何以堪?不過我依舊厚臉皮的出現在這種不該出現的地方,還偷偷幫情侶拍照,因為他們站在那裡談情說愛,我能趕人拍照嗎?君子有成人之美,還不謝主隆恩(神經病)。

P1170008.JPG

P1170009.JPG

P1170010.JPG

P1170011.JPG

P1170014.JPG

P1170015.JPG  

接下來往淡水的路起伏增加,當年利用這段路練車,可以訓練短程爬坡的衝刺能力,許久未來,景色依舊,令人懷念。在淺水灣當個遊客混進人群中,路旁成排的簡餐咖啡店,後方連接沙灘與廣闊無垠的東海,在黃昏時刻總能吸引人們,戲水賞景後直接在店內用餐。山坡上巨大的淺水灣山莊直接對抗東北季風,然而同時獲得了超級無敵海景,這叫做「高風險創造高利潤」嗎?

P1170016.JPG

P1170027.JPG

P1170029.JPG

IMAG0180.jpg  

這種浪漫的地方,怎麼少得了正妹呢?正在停車場享用花蓮薯時,旁邊兩位花枝招展的正妹坐在機車上抽煙(雖然我對於女生抽煙很反感,但不可否認她們外表足夠稱為正妹),一開口居然是「五字箴言」,真讓我領教了外表與內在的重大差異。這種超越三字經的「文風鼎盛」程度,小弟佩服佩服!

相對於外表讓人不想注意都難,可說話舉止馬上就破功的正妹,接著在路上碰到的單車女騎士還讓我比較有興趣。一位在我前方騎著登山車載著馬鞍袋的女車友,看起來也像是出遠門的旅人,從她身旁經過時,不忘喊一聲加油,以幫助她有多一點的力量抵達今天的目的地。

總算於天即將要黑之際,來到好久不見的淡水,並停在大學城那兩棟本來是荒廢大樓的中庭,現在已經融入熱鬧的商圈之中,改變之大令人驚豔。去電歐汎,他要我回到登輝大道會合,再帶我到鄧公路附近他安排的地方入住。歐汎也是淡江的校友,,小我三歲,2008年淡江單車社成立之時,我們都是創社元老,一起參與過車社的第一個大活動「2008年全國大專院校單車武嶺會師」,雖然之後到畢業沒再一起騎過車,然而最近我們又一起成立「文韜武略單車隊」,共同參加各種單車活動。目前他在臺北從事補教業,依舊住在學生時代即已熟悉的淡水,回淡水懷舊的時候,都可以找他。

P1170037.JPG

  

P1170039.JPG

P1170040.JPG

P1170042.JPG

P1170043.JPG  

歐汎帶我到統一教的淡水研修院免費借住一晚,這個與基督教有些分歧的信仰,改變了他的人生,而目前他住處不方便借住,因此與教會申請了一間空房讓我入住。研修院環境非常清幽,我一個人獨自睡和式的四人房,雖然沒有其他的設備,但基本的住宿需求都有,這樣也就夠了。假日的晚上,歐汎還要去當家教,但還有時間一起吃頓飯,我們又回到淡江一帶覓食,選擇我只在輔大吃過的八鍋用餐。


 

統一教
全稱為世界基督教統一神靈協會,是由韓裔美國人文鮮明創立,根源於基督教的新興宗教,有許多人士提出其為邪教的指控。
現時大部分基督教教會,都認為統一教是異端,原因是統一教除了《聖經》之外,亦採納了文鮮明個人的著作,並其教義神學與主流基督教神學大相逕庭。


 

 

P1170045.JPG

P1170047.JPG

P1170048.JPG  

1486597_10202831109611835_765092282_n.jpg  

用餐過後,原本想在歐汎沒空的時間,找家就在淡水的學弟小強出來逛逛,卻下了一場大雨,而且小強也突然有事情無法外出,我只能藉著歐汎用手機開給我的WIFI分享,在房間裡上網或看地圖來消磨時間。我習慣在一天行程結束之後,把地圖拿出來複習一下當天走過的路,也會看一下隔天要走的路,以增加對路線的印象,達到「我所走過之路皆熟悉」的功效,因此總被朋友當作「人體GPS」,相當實用,歡迎選購(不!我賣藝不賣身)。

晚上十點半,歐汎結束工作來找我,並幫忙買了珍奶加鹽酥雞當消夜,這是旅途中犒賞自己的獎品,平常這樣吃過於奢侈,是不允許的。消夜時間我們談了許多,不僅是旅途中的見聞,對於還在進行中的學運,我們也各自表達見解。至今學生與政府還在僵持狀態,政府不想多做回應,學生堅持訴求達成前不撤離立法院,甚至明天要在凱道發起反服貿遊行,集結至少十萬人的規模,向政府證明民意所向,看來又會是一波高潮。

IMAG0183.jpg  

明天我會經過臺北市區,不過不是去遊行,而是要完成環島的最後一段路,也與大學兼研究所同學海狗相約在土城吃午飯,並且回家吃晚飯。歐汎明天放假沒事,可惜我已決定回家,反正總有許多機會能回淡水,不急於一時。過了午夜,我在寧靜的夜晚中睡去,那種想回家卻不想讓旅程結束的感覺又浮現,真是熟悉。

P1170049.JPG  

晚安,淡水!

 

arrow
arrow

    人間自轉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