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.JPG 

更新日期:2011/04/22 04:11  

台灣東部早年在高山阻隔下,和北部、西部完全不通,僅散佈著原住民的獵徑,清朝為了管理後山,興建了所謂的後山北路(從蘇澳至太魯閣),一八七四年開通後,花蓮才正式治理和劃入版圖,台灣地圖的輪廓才真正完整呈現。

清廷為了避免東部成為化外之地,由蘇澳至新城開鑿花了四個月、新城至花蓮港花了半個月,全程一百一十五公里,沿途派兵駐守,但當時的路僅能供人、馬勉強通行。

日治時代為了討伐太魯閣族,擔心沿途遭攔阻截殺,基於軍事需要,廢除當年的羊腸小徑,改為沿著海濱闢建,前後歷時十三年九個月,形成坡度安穩的「臨海道路」(見圖,記者游太郎翻攝),做為輕型車輛及武器的運輸道路。

然路線長度僅為原來的三分之二,但路線幾乎沒有重疊,日治時代史實記載即以「蘇花臨海道路」命名,由於沿線風景秀麗,當時即為許多日本國民所熟悉,也由於這條道路的開闢,太魯閣山區當年即被納入國家公園規劃。

民國七十九年以前,蘇花公路仍維持日治時代的規模,僅拓寬為單線道,當時車輛行駛仍需遵守單線管制,在雙線拓寬工程完工後,才取消管制雙線通車迄今。 (記者游太郎)

本新聞出處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422/78/2q9q7.html
圖片出處:許朝卿、藍美雅編譯,《臺灣經典寫真》。


今天在PTT公路版逛到這篇新聞,因為蘇花公路史我小有研究,當然很有興趣的看了一遍,結果發現這篇報導有不少地方敘述並不妥當,我不知道是記者篇幅有限造成斷章取義,還是真的不懂,總之問題多多,我就來評論解說一下。

首先,第一段第一句就有些問題,如果完全不通,又怎會有第三句「僅散佈著原住民的獵徑」?這變成明顯的漢人史觀,對原住民而言是很不妥當的敘述。況且也不是完全不通,早在牡丹社事件之前,就已經有少數漢人與不少的平埔族,穿越中央山脈或從海路到達東部開墾,怎能說完全不通?交通非常不便並且有一定的隔絕性,不叫做完全不通。

第二段的第一句也有問題,對清廷而言,東部本來就是化外之地,在羅發號事件時,李仙得與清廷的爭辯中,清廷就很明顯說生番為化外之民,生番地為化外之地。開路並非為了避免東部成為化外之地,應該是讓東部從化外之地變為內地,清廷知道自己握有臺灣東部的主權,只是不想去多管,但在國際情勢下發現了臺灣的重要,才有積極的開發動作。要開發,當然要先開路,交通沒搞好人要怎麼去開發?

第三段還是有問題,臨海道路並非為了討閥太魯閣族闢建,為此闢建的是沿岸理蕃道路,東海徒步道的前身。臨海道路的闢建,是在蕃情穩定後,為了經濟發展需要才出現,完成以後使用道路的都是一般載客用汽車,跟武器運輸完全無關。

第四段還是有誤,臨海道路全長121公里,後山北路115公里,結果是原來的三分之二?我不想再多說啥,問題很清楚。從勉強通行人馬的路變成可供車輛通行,長度基本上都一定是變長,車無法接受過大的坡度,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常識,但要寫這篇文章總該作點功課嘛……。不過說路線沒重疊算是有進步,表示有注意學者研究成果,可是長度縮短跟路線不重疊怎麼有因果關係?邏輯上很難理解。另外說明一點,臨海道路在日治時期正式名稱為「蘇澳花蓮港道」,別稱則有「花宜道路」、「宜花道路」、「臨海道路」等。

然後,我對國立公園不是很熟,但太魯閣會成立國立公園,主因是太魯閣峽谷吧!竟然寫成是因為臨海道路,即使它在「東洋第一斷崖」清水斷崖上,也不是成立國立公園的關鍵。

最後一段,什麼叫「仍維持日治時代的規模,僅拓寬為單線道」?日治時代的規模就是單線道,還需要拓寬?如果說可會車的空間增加、可以通行大型車輛,這是拓寬沒錯,但絕不是拓寬成單線道,不然以前是幾線?

結果我的評論比新聞內容多了一大堆,有些細節就算了,但有些敘述真的邏輯不通,表達的內容也不對,到底是記者真的很弱,還是他們忙到昏頭只能隨便寫?我不想知道,只希望新聞傳達給民眾的知識應該要是正確的。

請展現你們的專業性,謝謝!

註:對蘇花公路史有興趣深入探討的人,可參考吳永華《蘇花古道宜蘭段調查研究報告》、李瑞宗《蘇花道今昔》兩本書,這是目前市面上對蘇花公路史研究最徹底的著作,當然也可以看小弟我的碩士論文《大南澳地區的開路與移民開發》。未來有空我會在部落格上,慢慢發表我研究這方面的成果與大家分享,要等我發文也是可以啦XD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人間自轉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