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  

本文從博物館的消失,探討展示品的歸屬與臺灣可借鏡的經營方式。

這篇文章主題是「消失的博物館」。

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是不斷出現許多新的博物館,但其實很少人知道近年來關閉的博物館也不在少數。作者以英國為例,即使是如此先進且重視文化的國家,2002~2012年間總共關閉了42間博物館,並且這種現象依舊持續著。

究竟博物館的消失,會給社會大眾以及保存在館內的藏品有什麼影響?近期新北投車站回娘家的新聞,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,臺北市對於這棟建築可說是失而復得,然而在臺灣民俗村內的其他展品,可就沒這麼幸運。當文物進入公家單位的博物館後,產權就會屬於全民的而非私人,既然如此博物館的關閉,這些失去了展館的文物該如何處置呢?國外的博物館決策階層通常以董事會為主,這些學有專精的董事會決定文物最好的去留方式;在臺灣則是尚未出現這種管理方式,公部門所管理的博物館常會有外行領導內行的事情發生,無法給文物最好的保存方式。

公立博物館的營運是以展示教育為主,目的並不在營利,因此博物館內的展品與設施是屬於全體納稅人的我想毋庸置疑。然而博物館設置過多,是否會造成資源的浪費?其實更基本來談,什麼樣的情況算是「博物館設置過多」?我雖然有這樣的想法,但並沒有確切的定義。或許就是同樣性質的博物館不該重複出現,我覺得一批有同樣脈絡或主題的文物,同時保存在一座博物館內是比較好的做法,甚至若博物館本身與藏品之間有密切關係則是更好的,能夠保存文物最完整的脈絡,這也就是直接使用文化遺址成為博物館的概念。

任何東西總是過多了就不好,我想博物館也是如此,文物藏品之間應該可以做整合,並有效的配置足夠展示空間,以供教育社會大眾之用,文中舉例英國部分博物館的關閉,其實就是減少文化預算砍分館,把文物移回總館做保存展示。這應該沒什麼不好,然而資源的整合並非虧待文物,只要文物還是有足夠的價值與功能即可。

博物館的消失,提醒我們必須注意文物的去向,以「不虧待文物」的方式,做妥善的保存展示,就像新北投車站一樣,雖然中間去脈絡化跑到了不該在的臺灣民俗村,但至少妥善保存了下來。今日臺北市終於重視這座老車站的價值,並移回原本的地方,找回它的脈絡,中間這段時間臺灣民俗村的妥善保存可說功不可沒。真是可惜了這麼一個不錯的戶外博物館,希望有朝一日,臺灣還能再出現這類保存臺灣早期生活記憶的戶外博物館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博物館 研討會 藏品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人間自轉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