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P1050082.JPG  

(接續上篇)

    從來義7-11開始,我搭上了一道超長的滑梯,通過沿山公路後一路往潮州滑去。在北部家鄉很難看得到如此又長又直的緩下坡路,且坡度始終如一,這是山麓沖積扇地形的特色之一。靠著地心引力加持,很快的回到臺一線,進入潮州市區,但這不是我要停留的地方,直接轉往北方前進。

    其實心裡猶豫得很,據說臺八十八線「高潮」快速道路有慢車道可行駛,所以有想過是否能走這條路回高雄,但對路況一點都不熟,到了潮州端交流道完全找不到任何可以騎的線索,只得放棄,一路沿著臺一線,回味著當年祕境環島時的路線。雖說是臺一線,但高雄以南的路段只騎過一次,一點都不熟。

    從竹田開始,不時看見「單車國道」的路標,想體驗一次卻不知從何而入,被臺八十八線「放鳥」後,又接著被另一條路困惑著,就這樣迷惘的騎到麟洛,一切改變了。二高與臺一線的交叉,讓我看見了單車國道的廬山真面目,既然如此不宜放過這次機會,馬上彎進交流道旁的聯絡道路,進入這條屏東最著名的自行車道。

    車友還是比想像中少很多,我想天氣是一個原因外,星期日下午也是遊客要收攤的時候,又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,請假出來騎車。光屏東的人口且非大城市而言,本地單車人口無法營造出熱鬧的感覺,也是合乎情理。在臺北待習慣了,淡水河濱自行車道總是人山人海,不乏對於單車知識不足的遊客與亂騎車的小朋友,也難怪會有「珍惜生命,遠離河濱」的箴言深烙在網友們心中。

P1050071.JPG

P1050073.JPG  

  

    愈是往前進,愈能感覺出這條國道的好。首先,頭上的高架橋遮風避雨,多少也能有遮陽功能,雖然今天都用不上,但在這裡騎車不用怕下雨,就已經是很高級的享受;其次,封閉式設計的車道,北上南下車道分流,路口設有專用號誌,安全性毋庸置疑,那種硬要騎機車進去亂,或是闖紅燈的人不算在內,對一般騎士而言相當不錯;沿途田園風光,沒有高樓大廈,毫無大量車流,甚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就在旁邊,景觀算是相當不錯。既然到了客家園區,身為我族的景點,自然是進去逛逛捧場一下。

P1050074.JPG

P1050075.JPG  

    身為北客,尤其又是新竹的海陸客,南客雖然同是客家人,仍能感受到有些微的不同。電視上的四縣腔有點難聽懂,真人所說的雖然懂,還是有些不同的感覺;地理環境也讓原本相同的族群產生差異,六堆地方是寬闊的屏東平原,與北客所生活的丘陵地帶完全不同,我小時候看見的都是山、茶園、橘子樹,而六堆的客家人,所見是寬闊的天、檳榔樹、椰子樹與各種熱帶水果吧!甚至美濃人看到的是煙葉。

    但唯一不變的,我想是客家人給其他族群一種堅持、刻苦耐勞、勤儉持家的民風,無論這樣的評價可能變成負面的固執、窮酸、吝嗇,畢竟很多人事物都是一體兩面,往好的方面看,無疑是一種心靈的提升,我是這樣「堅持」的。以前我會直接把車騎進應該是徒步區的地方,現在我學會隨著環境改變步調,牽著我的好伙伴狂旅,漫步在優雅而古典,卻充滿現代感的園區中。

P1050076.JPG

P1050077.JPG

P1050078.JPG

P1050079.JPG

P1050080.JPG  

    「哇!這是高級車耶!」一個看起來二十歲出頭的小女生,跟她的同伴們這麼說。我在一旁微笑不語,任狂旅讓他們品頭論足,它比我受歡迎一點都不意外,無須嫉妒。有什麼樣的車,就會有什麼樣的主人,所以請慢慢稱讚(精神勝利法再現)。

P1050081.JPG

P1050082.JPG  

    身後有六支超大而我一直以為是斗笠的紙傘,眼前是一池春水(現在是冬天啊大哥!),遠方是與紙傘外型相似的山頭,還有始終被雲遮住的大武山。園區裡沒有活動卻熱鬧非凡,家庭、親子、情侶三三兩兩,享天倫之樂、嬉鬧遊戲、談情說愛,就我是帶著一臺單車左拍右拍,還不時偷瞄何處有正妹,念天地之悠悠,獨怡然而快門按下。

P1050084.JPG

P1050085.JPG

P1050086.JPG

P1050087.JPG

P1050088.JPG

P1050090.JPG   

    煙樓與礱間被重現於園區中,許多人進進出出,體驗那從未去過的場所。一整片煙葉田也成為拍照的好所在,如果戴頂斗笠、綁上頭巾、套上袖套、背上竹簍,再調成黑白色調取景,肯定是個好主意,不過背景太多遊客,還是會露餡的。在環繞園區的自行車道重新騎上車,把池塘繞上一遍,看著那池中已枯萎的蓮蓬,以及造景用的金屬水牛,冬天那種生硬的感覺還是存在的,即使現在身處不冷的南國地帶。

P1050091.JPG

P1050092.JPG

P1050093.JPG

P1050094.JPG

P1050095.JPG

P1050096.JPG

P1050097.JPG  

    半個小時的漫遊,回到單車國道上,繼續往未知的路途前進。跟在一對情侶車友後面一陣子,隨手拍下了並排騎車的危險動作……不,是令人羨慕的偕伴出遊。我也曾經與小米這樣騎過車,但她只是偶爾的休閒,並不是真的有興趣。周杰倫「簡單愛」這首歌裡的「我想跟妳騎單車、我想跟妳看棒球」,簡直就是我的夢想,雖然都已經達成,可是愛屋及烏與真心喜愛還是有落差,這叫做「可遇不可求」啊!

P1050098.JPG  

    持續前進,回到二高與臺二十四線的交叉口,再騎下去主公可能真的要被鎖在門外,決定原路返回。早上才騎過的四線大道,用相反的視角再審視了一遍,在屏東市區補充能量完畢,回師!

    再次經過高屏大橋,我又在橋上駐足許久,看看那回到高雄後就很難有的寬闊視野,以及身為古蹟的高屏鐵橋。曾經是遠東第一長橋的「下淡水溪橋」,在數年前的一場大水後,中間少了一段,讓人深感遺憾,然而依舊不減它的身價,優美的橋形在有些迷濛的空氣中,同樣引人注目。「古橋不死,只是殘缺」,只要它還在,就能一直述說當年臺灣人民向前走的故事,代替與橋同齡者,繼續給後代們該想起的過去。

P1050099.JPG

P1050100.JPG

P1050101.JPG

P1050103.JPG

P1050104.JPG  

    在鳳山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休息,順便要問一下主公人在哪裡,好估算時間準時回去,這時卻被一位老伯亂入。
    「一個人騎車嗎?我也有在騎車喔!」一身散步裝扮的老伯,不說我還真看不出來他有在騎車。
    「是啊!來高雄找朋友,順便出來逛逛。」其實找朋友才是順便吧!反正都可以啦!
    「我們有一支車隊,成員有四、五十個,都是老師、醫生之類的職業,三、四十歲到七十歲都有。」老伯光打廣告不說,還把成員通訊錄都拿給我看。
    「那不錯啊!大家一起騎車熱鬧有趣。」心想不是要延攬我入隊吧?俺非本地人啊!

    大概聊了十分鐘,我把手機拿出來要聯絡主公才終於結束對話,雖然知道老伯沒惡意,但這麼熱情好像都沒人聽他說話一樣,我沒讓他說完也有些不好意思。沒想到主公人還在屏東,天黑後才會回到高雄,那我何必趕人呢?先回高雄休息,以逸待勞也好。買杯珍奶回到主公房間,沐浴更衣上網打屁,混到主公停車在門外等我下樓。

P1050105.JPG  

    晚餐,瑞豐夜市解決。直接來個焗飯,然後加幾樣小吃,再買鹽酥雞與啤酒,又是一個借酒裝瘋的晚上。但今晚不能太瘋,主公明天要上班,我得北上回臺中,不跨日的就寢,把剩下的瘋狂留待往後的造訪,我們都是懂得節制、理想、均衡的大人(可不是希臘人)。

P1050106.JPG

P1050107.JPG

P1050108.JPG

P1050109.JPG

P1050110.JPG  

  

    兩人在高雄車站附近某個舊市區的角落,閉上眼讓新的一週到來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人間自轉車 的頭像
    人間自轉車

    單騎勇者棒球狂 瘋狂傳奇編輯人

    人間自轉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