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img217.jpg  

體育課已經夠少了,只好在教室裡比腕力(攝於2001年6月)

體育課變3 仍待課綱審議

20131225 下午9:12

(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5日電)媒體報導,105學年起,中小學生的體育課將由每週2節改為3節。教育部體育署晚間澄清,僅積極爭取,授課節數仍待課綱委員會審議,目前沒有定案。

「聯合晚報」報導,教育部為了鼓勵學生運動,配合十二年國教課綱修訂,預計於105年開始將中小學體育課,由現行每週2節,增加為每週3節。

體育署長何卓飛晚間表示,增加體育課的政策還沒定案,但會「積極爭取」,目前提到國家教育研究院的課綱委員討論。

何卓飛表示,體育課增加為3節,台灣學生的運動量才能勉強追上歐、美、日的水準。近期發布的「國民體育法」也規定,高中以下學校除體育課時數外,每週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應達150分鐘以上,各級學校必須積極落實。

教育部為了提升學生運動風氣,今年也請公共電視製播「就是愛運動」節目,挑出8項適合台灣學生的運動類型,包括水上運動、山野教育、體適能、跆拳道、桌球、足球、民俗體育、體操,進行深入淺出的介紹。節目主持人的挑選上,特別找來體專畢業、擁有多項運動專長的張洛君,搭配不擅運動的新世代藝人張芷瑄作為「對照組」,協助年輕學子克服心理障礙。

何卓飛表示,多運動不會影響學業,反而能抒解壓力、增加抗壓力,對學生好處多多。


政府的教育理念,總是在喊「五育均衡」,但卻一直只是口號,跟「反攻大陸,解救苦難同胞」沒有兩樣。

始終智育掛帥的政策,導致許多學生被培養成考試機器,或是只會讀書的生活白痴,甚至是缺乏道德的智慧犯罪者,少有修習德育該得到的四維八德、學習體育所擁有的強健體魄、體驗群育而具備的良好人際關係,與研習美育進而得到的審美觀及美感。

若是不算課後輔導在內,一週約有40小時的授課時數,平均一天8小時。我們檢視這40小時的授課內容後,有關於德育的生活與倫理、公民與道德大概是兩節,體育亦為兩節,群育可說是沒有,美育的美術、音樂、工藝大概也不超過五節,而剩下的30節,幾乎全是智育的範疇。

可以理解智育需要比較多的授課時數,畢竟來學校所學的主要是這些知識,但其他四育所佔的時數實在是少到可憐,完全不成比例。對於這個問題,我認為應該增加一些四育的授課時數,並減少學生的上課時間。

1、德育:以國民道德與生活有關的品德課程,每週應要有三節課,並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學生實踐。

2、體育:每週應要有四節課,除了讓學生學習各種運動的概念與技巧外,健康教育與身體保健的知識也要包含在其中,所以體育課不僅是戶外活動,也會有在課堂上課的時數。

3、群育:每週應有一到兩堂課,來促進學生之間的人際關係,透過各種團康活動與理論的講授,達到學生與他人相處融洽之結果。

4、美育:每週應要有四到五堂課,教授美術、音樂、工藝等實務課程,以及培養學生審美觀的理論與體驗課程。

以上四育加起來,每週會佔去12~14堂課的比例,加上每天應減少一節授課時數,投入於社團活動之中,智育剩下的授課時數約為21~23節,這是我認為比較妥當的「五育均衡」授課時數。

然而,以上全為個人構想,加上我亦非研究教育制度的專家,因此在理論上能否站得住腳都有問題。不過,避免智育掛帥的教育方針,這是一定正確的方向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教育 五育均衡 體育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人間自轉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