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P1230704.JPG  

20130630於李崠山古堡大門合照

李崠山,又名李棟山,標高1914公尺,名列小百岳第28號,有一顆一等三角點與氣象設施,最特別的地方,是山頂有一座名列縣定古蹟的古堡,對於臺灣原住民史有濃厚興趣的我,很早就想來一探究竟。

P1230700.JPG  

話說李崠山名字的由來,一直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。雖然官方說法是清朝有一位名李崠的將軍在此駐紮而得名,但文獻上從未有此記載,依當時的番地狀況與政府能力所及,也是不合理的事情,當時連到尖石都有困難了,怎有辦法將軍隊駐紮在如此深入番地的高山,並且又沒有文獻記載?

而此名亦與原住民無關,原住民稱李崠山為「TAPUNG」,意為積雪的山頂(亦有苔類、蕨類之說),所以李崠山古堡列為古蹟時,是用「TAPUNG古堡」作為正式名稱。反而我認為此地名與客家人有關,客語中的「崠」就是山的意思,但為何是「李崠」,這還有待我去研究。

李崠山古堡為日本人在「五年理蕃計畫」時,為征服尖石後山的泰雅族原住民,而在此制高點設立「李崠隘勇監督所」,架設大砲以壓制原住民的攻擊,古堡為22×28公尺見方的建築,如今僅剩殘破且被藤蔓爬附的外牆,然而當我登頂,看見這充滿歷史感的建築時,心中是感到非常滿足的,不過爸媽倒是非常失望,老爸一直以為一等三角點會跟加里山頂一樣,是視野極佳的景觀座席。

P1230695.JPG

P1230696.JPG 

P1230697.JPG

P1230705.JPG

P1230706.JPG  

這裡乘載著原住民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壯烈史詩,我可以想像這裡當年戰況的激烈。日本人想要把文明帶給原住民,並且掠奪臺灣的山地資源,原住民不願意承受這種自身社會制度完全崩毀的危機,用生命去阻擋,然而哪敵得過先進的軍事武器與軍隊組織?文明帶給人類許多便利,同時帶來了更多問題,原住民原本的生活方式一定不好?我倒覺得這才是人類與地球和諧相處之道。

P1230685.JPG

P1230686.JPG  

同場加映,路途中觀景臺所見的大霸尖山與聖稜線,大霸那特殊的身形,要不被認出來還真難。

P1230668.JPG

P1230670.JPG

P1230672.JPG

P1230673.JPG

P1230674.JPG  

再加映,位於李崠山登山口的李棟山莊,與原住民同樣對抗過日本帝國主義的老榮民-莊主朱萬鶴老先生(照片中最右者),他住在這裡已經三十多年,並自己親手建造山莊服務山友、遊客。莊主說之前收取20元清潔費被人嫌太貴,因此現在已改為10元,我們都覺得那些抱怨的人太小家子氣,也不想人家多大年紀還幫大家把登山口一帶的環境打理好,多給10元也要計較,真是世風日下。

如果可以,我也很想過這種生活,環境清幽風景好,沒人打擾,晴耕雨讀,還可以寫寫詩,莊主真是有見地XD!當然這種老年生活不是誰都能過,但我絕對是嚮往的。

李崠山單程登頂1小時,來回頂多2小時,位處深山反而開車時間會比爬山時間還長,莊主說他以前來回只要40分鐘,真是神速。想運動一下看古蹟的人,非常推薦來爬一趟,不過夏天要早點上來,否則中午就會雲霧繚繞甚至下雨,就沒風景好看了,車也比較難開。

騎單車來爬李崠山,應該更棒(誤)!

 

arrow
arrow

    人間自轉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